妃钰凛

沉溺冷门不可自拔

2018年哗变repo——外行旁观者眼里的台上台下

有了看哗变的心思来自于16年年底的一次手滑。

作品本身名声在外,这一版阵容又刚好符合自己的关注,各路合影看下来,心里就想着,再重排的时候去看一次吧。

我不是话剧的资深爱好者,上学时涉及的那点皮毛相关的专业知识早当晚饭吞了,算是个典型的喜欢看热闹的外行。可以说最初的兴趣点完全在人不在剧。本来还担心过渡部分会不会睡过去,结果用实际行动体验了一把真香警告。从现场回来意犹未尽又去翻了06版和88版,一边推敲细节一边默默期待18版能不能出个碟……

买的是10月2日的票。因为自己的例行手抖,能看的照片没拍几张,内心仿佛有万语千言,落到文字上却都是零星的片段。跟朋友说想正经写个repo,朋友说去写啊,我捂脸表示怕自己的长篇大论被啊啊啊代替。

然而冷静下来,还是想碎碎念一下一个旁观者眼里的台上台下,且当个记录,证明没白跑这一趟。

得偿所愿真的是件开心的事。



关于剧情

用b站06版檀木总结一下主要剧情:算我在内,全员恶人【哪里不对

话剧的重点在冲突,有冲突必有对立。对立中谁正谁反孰是孰非是看客们喜欢津津乐道的话题。哗变也是如此。

原告和被告,哗变者和受害者,看上去似乎非常清晰的是非阵容,随着剧情的展开又似乎非常清晰的有所反转。然而反复思考整体逻辑发展,又会不自觉的想,是非善恶真的如此简单吗?

哗变的反面人物似乎是没什么悬念的。基弗上尉,对舰长魁格心怀不满,借了朋友玛瑞克的手发动哗变,达成了“解放凯恩号”的目标,并成功将注意力转移到他人身上,自己片叶不沾身,举办了一箭双雕的发布会,高枕无忧。

看客对基弗的人设认识是很容易的,从他被玛瑞克成为“我的好朋友”,出庭作证却什么都没说这件事上,他的处事风格和事件中所占的位置就能窥见一二。我觉得很有意思的是,好像会有人对于他的行事无可辩驳,因为那是一种很正常的自保行为——我什么都没说,但什么都没说就是最好的证词。从这点上说,他非常能洞悉人心,正如检察官查理在对话之初说的那句“让法庭了解你在观察人的性格方面的可靠程度”。

这是一个合格的小说家,很善于隐藏,也可能善于伪装。大部分剧集里甚至都没什么存在感。提到他名字最多的人,是大众眼里军事法庭的被告,哗变发起人,执行官玛瑞克上尉。

相比其他人,玛瑞克的人设可能是整个舞台最简单明了的。用他自己的话说,出身渔民家,十四岁开始在渔船上漂泊,学校成绩中等或以下,重视义气,认定的事情很难回头,彻头彻尾的渔民家傻儿子。但正因为他头脑简单固执激动,在一场哗变中成为直接发起人十分合理,审判进行中对于格林渥不断警告的熟视无睹也坐实着军队里的年轻直肠子形象。

哗变的实质内容究竟是什么,玛瑞克内心清楚的很,也可以说一窍不通。他在意的是魁格精神是否真的有问题,自己能否无罪。但由此还有另一层涵义,他在意的是自己的从军生涯是否会终结,自己是否还有机会在战场上成就一番事业。于是,尽管他在审判中一度非常焦虑,不满意格林渥的拒绝交流,尽管他对朋友的作证方式瞠目结舌,但当一切尘埃落定之后,他依然能欢笑着举着香槟,和全舰的官兵一起庆祝彻底告别了“黄色染料”。

不管是06年的视频版,还是18年的现场版,随着剧情发展,看客们都能慢慢体会格林渥的心累。然而这份心累不光是因为玛瑞克这个直率任性的委托人,还有对整个案件的发展,甚至对整个战争环境的厌恶。

格林渥是全剧的灵魂人物,他机智聪慧,先所有人一步洞察了事情真相,并且用巧妙的方式选择了一条看似最正确的道路。他极富耐性,看穿全局却不动声色,镇定自若中设下一个个陷阱,先后套路了医生,检察官,法庭陪审员,让本来情绪稳定谈吐自如的魁格逐渐“原形毕露”成为一个众人眼里精神异常之人,让玛瑞克从肉眼可见的焦急到公开表示“我有打赢这场官司的把握了”。

忘了从哪里看到过一句话,如果说非要在整场戏剧中跳出两个代表正义方的角色,除了查理,似乎只有格林渥。

但他自己却完全不认为自己的行为和正义有关。他恨这个案子,也恨自己要做的事,可他又得去做,因为“给我个任务,我完成了任务,就是这么回事”。在他的眼里,这不算英雄,他不是那个能保护头发花白的犹太老太太不被纳粹做成肥皂的儿子,不是那个能保卫一个吃的胖胖的,无忧无虑的,糊里糊涂的国家的人。

身处一个战争年代,不是每个人随便站出来就能保卫国家。学法律的格林渥不能,一腔热血的玛瑞克不能,投机取巧的基弗更不能。当纳粹在欧洲横行,杀光了身边的犹太人,准备到美国本土上去的时候,这个国家能依靠的是谁?

魁格们。正规军们。黄色染料们。

格林渥的理智和良知让他清楚正规军们在战争中为这个国家做出的贡献,所以他讨厌基弗,对魁格那一代军人持有尊敬,但他却用实际行动在众目睽睽之下把魁格整的够呛。查理在审判尾声说,本次法庭开创了一个先例,“只要舰长得不到下级的欢心,就会批准下级军官去夺他的权”,格林渥正是这个先例的直接推动者,他用一种公开巧妙的“诡计”,让这场审判“预先批准所有的哗变”,又不会从法律角度受到任何诘难。于是在审判的结尾,博雷克里检察长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这只能由你自己的良心去评判。”

在整个剧的结尾,基弗举办的庆功宴上,随着格林渥掷地有声的质问,又一个问题自然浮现在了看客们的脑海。无非是老生常谈的一句:魁格真的精神有问题吗?他真的是个该被解除职务的恶人吗?

舞台上,伯德医生对魁格的评价是“带有类偏狂型特点的强迫性人格”。他对某些事情有近乎病态的偏执,会因为水手没有把衬衣下摆塞进裤子这种琐碎小事大发雷霆,而另一方面,他又是个有点双重标准的人,下令舰上所有人遵守海军条例,自己却坚定的表示“高级职务总该有特权吧”。他要求全员保持对上级的尊重,会疯狂的咆哮“草莓算什么!原则问题嘛!”,坚信玛瑞克会因为哗变受到审判,这是一个典型的军人阶级拥有的心态,在法庭上的独白部分,哪怕逻辑再混乱,说话再颠三倒四,这样的心态都在贯穿始终。

无论是强迫症还是双标,都是不怎么讨人喜欢的形象。何况魁格的偏执是针对他人,遵规守纪或者是尊重长官,稍有不甚就会惹的他跳脚发怒,轮到自己却像无事发生过。原因也是显而易见,伦丁医生总结的简单粗暴:自卑。

自卑通常都是需要用其他方式掩盖或满足的。对魁格而言,获得海军军官的身份使他感到满足,如何保住这个身份是他焦虑的中心。他不允许下级有任何错误的行为,同时为了规避自身的错误,他总是在内心里刻意逃避现实,假设出种种场景证明自己的正确性。这就直接导致了当他向法庭陈述各种事件时,语气慷慨激昂充满自负,在陪审团眼里却成了陷入神经错乱的直接表现。

在两位医生的证词里不断提到一个理论,魁格的性格特征并不妨碍他履行职务,事实上,这场法庭上的辩论,从来都没有正面讨论过魁格是否是一位合格或者是优秀的舰长。抛开是否疯了这个问题,关于他的形象,在你来我往的证词中被侧面凸显出来。看客们对此也是意见不一的,有人觉得他是被算计的牺牲品,有人觉得他并不冤枉,有人觉得他是战争时期必备的指挥官形象,有人觉得他无法指挥队伍上战场。

然而这一场庭审让他的人生轨迹出现了偏差,他用来得到适应的理由不复存在了,没有什么能为他内心的自卑做遮掩。他失败了。之后又会如何呢?

没人关心。大概慢慢也不会有人记得了。

 

关于演员

这个问题,更多的是用他们自身的过去做对比,不涉及前辈。毕竟85班五人是促使我去现场的主因,更多的注意力还是在他们身上。

大幕拉开,小吴老师是头一个出场的。

身着陆军军装,带着公文包,推门而入默默打开复古式台灯。那一瞬间我心里浮现的影子是陆桥山。

而且十分诡异的,这个印象只在今年现场很明显。回来之后我去看了06年的录像,在提前有心理预设的前提下,反而没什么特殊的暗示。

和06年相比,18年他的整体节奏好了许多,语速有明显的不同,随着情绪和庭审气氛而改变,对情绪的把控更稳定,看上去不动声色胸有成竹的即视感更强了。庆功宴上提到母亲时语气也没有濒临失控的观感。

这不能单纯的说好或者不好,但我个人很喜欢感情克制之下的产物。

他的台词基本是全场最多的。很多repo里都提到,最受看客喜欢的是结尾高亮的那句“东京再见吧!你这个哗变犯!”我倒是对他抹了基弗一脸蛋糕之后的台词印象深刻。

“你永远也擦不掉你脸上的黄色染料!”

必须要说一句!把《人海啊人海》蛋糕做成黄色奶油简直是神来之笔!

说说冯老师。讲道理我是真心觉得,我一个坐1楼1排的人把c位谢幕的他拍得看不清脸太对不起他了【喂

因为某些原因,他的压力可能是全场最大的,又刚好赶上身体状态不是很好。开演第一天搜各种repo,说他嗓子不好的,说他吃螺丝的,说他不在状态的……很多很多。

而给我的总体观感远没有各路评论说的那样糟糕。

角色层次是有的,肉眼可见,衔接流畅,循序渐进的节奏很轻易带动了看客的情绪。吃螺丝是非常偶尔的情况,圆的也不错。印象中最大的疏漏是掏钢球时因为道具声音过大稍微遮过了台词的声音,导致节奏有一瞬间的错乱。

结尾部分念自己的转正意见时那语气我非常喜欢。情感比起06年要丰富的多,最后慢慢放缓了语速拖长了音调,搭上一个抬头一个抬手,内心无比的绝望瞬间蔓延出来。那个场景真是有感染力啊。接上的如果是06版的退场动作真的就绝了。

检察官查理在某些看客眼里是全法庭最累心的角色,戏份基本贯穿全场,台词量很大。我从全员上台后第一句“立正!”开始全场都在心疼王刚老师明显哑掉的嗓子。

这是一个随时要和每个身份的人有交流互动的角色,不同的身份立场需要用不同的情绪语气面对。我不觉得王刚老师多心累,除了吼起来随时担心那一口哑嗓会不会忽然说不出话,感觉总体上都算游刃有余。

然而事实上台上台下的王刚老师可能都是累心又累身。每天要过三遍全场台词,上台前还要过一遍。除了过哗变的台词,还要排天下第一楼。难怪开演前的某个直播视频里他要被同学打趣【一把年纪了可别在舞台上吐了血】——顺便说一句说话人被反杀【谁死舞台上!你tm才死舞台上!】实在是太搞笑了!

伦丁医生,一位冷静自持的医学博士。戴了眼镜的冬冬老师实力表现什么叫一脸严肃不苟言笑。

颇有变态杀人狂即视感【同款严肃脸

要不是剧情在前,我会忍不住脑补这是一场审问利用医学常识杀人于无形事后又能冷静为自己辩护的戏码。

当然,伦丁医生在所有有台词的角色里确实是最冷静的那个,外人看不清他是否有感情偏向,他也没有给外人窥探的机会。坐上证人席第一个动作就是抬手看时间,退庭时面对检察官的“谢谢你大夫”回应是随意的扬一扬双手。从头到尾除了专业相关的问答,再无其他信息可供分析。

然后就一脸严肃的掉入了文字上的圈套……

我把自己没有在第一时间理解这层意思的锅甩给冬冬老师看上去实在太冷静太潇洒太自信了。尤其是对比稍微被引诱马上疯狂的伯德医生之后。

此时真的需要跑个题!我被他自己发的一张后台图戳中了! 伦丁下台后伯德上台前,视线交错,互相鼓励。忽然就很带劲了好吗!看的人只想旋转式咆哮!

丁老师说台词是!真!的!好!听!

虽然这是我七八年前就知道的事,但他一上台,举着右手平静的说“我宣誓”的时候,我内心千言万语依旧汇成一句“真的好听!”

虽然我承认内心有一丝恶趣味是在想他会不会出现某些不是秘密的状况的。

但正因为如此我才想感叹,这人上了舞台,嘴皮子是真的溜上了天,要情感体现有情感体现,要心态变化有心态变化,因为被套词而激动起来语速忽然加快,照样没有嘴瓢吃螺丝,用非常浮夸的肢体语言搭上高亢的言语情绪很好的完成了这个浑身笑点的坑货【b站檀木语。

我是真的喜欢退场前那个充满傲娇的哼!

不知为何,那个瞬间我脑子里配上的画面,是他年轻时候眉目犀利风华正茂“七个不服八个不忿”的照片。

最大的惊喜来自两位年轻演员。

我一直和朋友开玩笑说因为事先对这两个人没有太多期待。但事实证明他们的发挥的确在预期之上。

王雷相较06年进步明显,与前辈同台气场毫不畏惧,身形挺拔颇有军人气度,台词节奏的掌控有质的飞跃,恰到好处的细节动作很好的体现了庭审中的焦急不安,丰富的肢体动作加上喜形于色的神态,很好的展示了“连类偏狂和类人猿都分不清的土头土脑的打渔的”形象。

水手厄本在哪个版本里都是撑场子的笑点之一。闻博这位有点婴儿肥的小孩从刚被拎上法庭满脸都写着懵到被通知可以退庭迟疑一下撒腿就跑,实力诠释又愣又呆心里害怕还得说话。

“当时舰长有疯狂的表现吗?”

“没有,长官。”

“执行官有害怕的表现吗?”

“没有,长官。”

“舰长害怕了吗?”

“没有,长官。”

“有人害怕了吗?”

“我tmd就吓的要死……对不起长官!我说脏话了!”

这是一段我现在想起来还会笑出声的带声音的对话。

 

关于台下

今年是哗变30周年。因为种种原因,今年的演出比两年前收获了更多人的关心和瞩目。

演出效果历来都是见仁见智,有人觉得有所进益,有人觉得尚有距离。但另一方面,很多人看到了传承,看到了过去30年,戏剧灵魂被完好的继承和发扬下来。

回来之后不是没动过二刷的心思,但最后都化成了每天搜关键字看各种repo乐在其中的行为。同时也为自己没经验+懒错过了一些事情捶胸顿足。就随便说一下自己记住的台下这几个人好了。

有的是以前看节目记得的,有的是repo里提到的,有的来自开演前直播里。零零整整,都是细小的美好。

首先让我公开大笑三声。

据说有天散场后出现在场外的某人衣服穿。反。了。

好笑程度堪比猝不及防又谢幕现戴眼镜也要保持冷静这一段!

看见有人专门去拍衣领的标签真的笑到捶桌好吗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这一趟我其实是蛮期待他,开场前一直在脑补台上说话和以前看过的视频里区别会不会大到判若两人。可能因为太在意有的没的——其实就是因为懒——也没想起来去外面随着人群溜达一圈,于是就这么错过了当天在开场前出没在院子里的活人。

我就不提过后自己的心情了。之后几天,每天搜话剧关键字看到场外的不同repo,都感叹这一群人真的十分可爱。某人的画风和记忆中也有不同,和姑娘们很日常的唠嗑,面对看客们“辛苦了”的回应,忽然就让我有个离奇的错觉。

提早二十年画面大概就不是如此了。所以,这样挺好。

而台下最让我诧异的绝对要数冬冬老师。

在我成为团粉之前,对他的认知只有大明宫词,看过一系列五人视频之后,印象最深的当数那个精妙绝伦的电话接话梗。他给我的感觉一直是冷淡又坦然的,曾经以为那个留着长发一脸疏离的年轻人得是个文艺挂,看访谈多了发现这是个错觉,但本人仿佛对什么事情都不甚在意,或者什么事也不会让他多些挂心一样。

这一波演出,台上台下的反差萌可以说非常明显了。舞台上眼镜+制服,对一切随心所欲的样子,有点幕后局外人的意思,又有点隐性心理变态的既视感。而出了剧场,我只想说,那身小牛仔服非常可爱了!青春减龄不说,还衬得整个人高瘦腿细比例好,抱着一束花笑的开怀,一眼看过去毫无距离感。

说实话,到今天一路repo看下来,最大的想法就是别管以前从哪里来的什么样的印象,都抵不过亲自近距离接触后感受到的亲和感和无距离感。丛林老师会骑着自行车出没在人群中,据说有时候他一出现,周围立刻响起“人海啊人海~~”的口号。某人的最后一天演出,面对周围送花又送瓜各种求签名的的迷妹大手一挥“我不着急,今儿都给你们签了”。冯老师的亲和力一向有目共睹,谢幕的时候从我面前走向台中央,笑容非常有感染力,之后还特别调皮的在微博上发自己谢幕时忽然卖萌的视频cut。

这是一群神奇的人,按某个当事人的话讲,是“五位优秀男演员”,他们被神奇的命运牵绊到一起,用不同形态的人生演绎着自己千姿百态的生活。任流年岁月,不改初心。


评论
热度(16)
  1. 共1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
©妃钰凛 | Powered by LOFTER